作者是 張其成教授
|
《周易》與現代管理
2005-04-14
國際道家學術總會 道學部 張其成教授(北京中醫藥大學)
摘錄:《張其成國學網》
現代管理科學是促成有效分工與協作、促成資源——人力、物力、財力、技術、資訊、時間等有效結合的科學。管理科學的任務是研究如何組合人、事、物相互依存的整體系統以達到事業興旺發達的目的。它的研究內容主要有生產實踐、政治活動、科學技術如何計畫、控制、組織、協調、指揮、決策等問題。
一些西方學者都非常注重從《易經》中吸取知識、方法。
達米安一奈特(Guy Damian—Knight) 1986年寫了一部根據《易經》的體裁和內容以商業和決策為主的書籍,簡稱為《決策易經》。
《決策易經》一書的整體結構與《易經》相似。除序言外,分六十四卦,每卦的卦名和六爻都與《易經》相同,但其它內容則不同。
在卦名之下有卦辭、方式、環境、概念模型等項。其後決策事項。此項中又分許多條目(分項),計有:管理、計畫、增長和生產力、回饋、廣告、市場、風險、產品選擇、服務、崛起、撤退、創新、直覺、投資和財務、合同與協定、時間調整、通訊、資源保證、國際貿易、研究與發展、不幸原因、好運原因等。這些條目在有些卦中有較具體論述,在某些卦中則僅論述其中某些條目。由上述專案名稱可見,它們已涉及到商業、決策和管理的許多方面。
達來安一奈特認為:《決策易經》可以使一些被人們忽視的因素顯化,提供一些抽象資訊,使人們相對地容易找到與他們有關的一些事件。這是由於在宇宙中各種事件的相互聯繫是有序的、有原因和有結果的。如果人們有耐心和毅力去發揮認識的直覺能力,和掌握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動態變化的能力,則往往能做出較好的決策。如果一個人能與自然界的有序性有較好的互相理解和調整,則會有較多的成功機會。
《易經》可以起到“催化劑”和“放大器”兩方面作用。通過《決策易經》的諮詢,人們可以得到一些被強化了的資訊,而能考慮得更全面一些。這是由於應用《決策易經》的過程可以增強直覺的作用,細微調節人們的神經系統,去取得共鳴。它可以通過邏輯和直覺兩方面的結合,使人們瞭解得更多,考慮得更全面,從而使決策也能更好一些。
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成中英從1979年開始,把周易用到管理方面,熔藝術、管理、哲學科學為一體,建立中國管理科學,其哲學基礎就是《周易》。這樣的一個管理系統是開放的、全息的,把人的情性與理性結合的,而不是機械的。這種中國管理科學強調發揮整體作用。整體的各部分有差異,如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,應考慮到整體的動態平衡。同時又把人看作萬物之靈,人本身是一種創造力,有意志的自我組織。它是《周易》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在管理科學領域的具體表現。成先生把多年研究成果概括為4種管理理論:
1.X理論
強調人從根本上來看是被動的、懶惰的。因此、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要如何將他們組織起來。這種觀念的理論基礎是把人們看成是機器的零件,他們工作是完全被動的。由於陰是不動的,成中英把X理論歸於陰性。
2.Y理論
強調人是基本上要求上進的。因此,管理的出發點是強調如何組織人們去發揮他們的積極性(善性)。Y理論趨向陽性的,是動的、實的。
3.Z理論
日本的Z理論強調團體、家族、安穩,重視共同作決策,不突出個人的專長。
4.A理論
美國的A理論講求實效、責任感,在管理上重視效率、成績和效果。
成中英從《易經》的角度來研究了上述4種理論,對不同的人應用不同的理論,並把A、X、Y、Z組合起來,把它們與《易經》陰陽剛柔、虛實動靜的關係加以概括,可以更好地發揮管理的功用。
(1)AX;叫做陰以剛制之。因為人性是陰的,就以剛來管理他,提高他的責任感、積極性。
(2)AY;稱作陽以剛迎之。因為人性是陽的,就順其向上之心,用剛來訓練他,使他成就。
(3)ZX:陰以柔容之。因為人是陰性,就用感情來涵容他。用柔的性情去包容。
(4)ZY:陽以柔融之。因為人是陽性,就用柔來融合他。
《易經》所提出的哲學是一種安和樂利的境界,也就是管理最高的境界。安就是定位;和就是調和上下、左右、陰陽等;樂就是安穩、快樂;利就是發揮全體之大用。
成中英根據《易經》基本思想提出了C理論——一種中國管理理論。
C理論有外在和內在兩個層面的意思。就外在意義上, C代表China(中國)、 Change(《易經》)、 Confucius(儒家)、Culture(文化)、Chung-ying Cheng(成中英)。
C理論的內在意義,亦有5個:Centrality(中國人居中自我修養,而能兼善天下)、Creativity(生生不已,創造不懈)、 Coordination(協調、包容)、 Contingency(權變)、Control(王者之道的統治)。
C理論的五方面內涵在管理科學中可具體化為5項功能;決策(計畫)、領導(用人以及領導要以身作則)、組織(協調)、應變(策略)、創造(改進),並相應地賦以土、金、火、水、木的五行特性。
C理論以理性開發人性、以人性充實理性,它在先天上表現的圓融和整體性,可以彌補西方以及日本管理理論偏執在AY和ZY理論上的不足。具體說來,中國管理即包括了AX和ZY模式的管理,同時涵蓋了ZX和AY模式。以《論語》感化的力量教育頑劣的人們便是ZX模式;在人性本善的前提下,相信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”則是AY模式。
成中英強調:除了管理形式的建立以外,還要注意人性的開發,自我實現(自組織),把人性和理性制度結合起來。
西方一些易學家將易理歸納成七種實用原理,作為管理的參考:
1.變易是順應自然的變動。
2.一切動態均周而復始,不因自然變化而有所改變。
3.萬物都在變,但六親的地位和關係是變易中的不變部分。
4.變易的常規是人性被信任的基本準則。
5.變動是循序漸進,有條不紊的。
6.變易有其一定的軌道或常規。
7.變易要順乎天理,即順水行舟,切切不可逆天理而行事。
七數帶有週期的意念,每週有七天,地球有七大洲,太陽有七色,動物受胎的孕育期均為七的倍數等。以此作為管理者的借鑒。
日本是運用《易》理進行科學管理並取得成功的國家。美國的管理專家巴斯克和文索思合著的《日本的管理藝術》一書,對美日兩國的企業管理作了全面的比較,指出在管理的七大要素方面,即戰略、結構、制度、人員、作風、技巧、最高目標,前面三個要素,美日差別不大,而後面四個要素卻相差很大,這四個要素全是關於人的方面,日本比美國更善於調動人的作用。這是日本企業超過美國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重視人的作用,將人與天地合稱三才的思想,是《周易》的基本思想。我國歷代學者以人及人與天地的關係為研究中心。提出天人合一論,以此形成古代哲學、科學思想。《周易·泰》卦啟發人們要心物一體,陰陽相交,上下同心協力,彼此溝通才有吉亨之象。《周易》中這種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已被日本所接受,並加以發展,廣泛用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,在日本的企業管理中,無論做任何重大的生產、銷售的決策,必須廣泛取得一致意見,不僅在高層領導中如此,而且要徵求工人們的看法,使全廠上下盡可能達到認識上的統一,這樣執行起來,自然有一種齊心合力的效果。日本的企業管理以人為中心,正是與歐美等國的重大區別。
《周易》太極思想也被日本企業界廣泛運用。美國出版的《日本工業秘密》中說:“日本工廠是一個家庭,是一個娛樂場所。這一觀念,美國人做夢也不會想到的。”有家庭這種方式把員工組織起來,以和為貴,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力,是符合《周易》太極學說的。《周易》認為,只有太極完整,才能生生不息,繁榮昌盛。日本企業界大都採用陰(被管理者)陽(管理者)共同參與的中道管理(或“中庸管理”)的方式,稱為“拿中間而照顧兩端,”上下一團和氣,老闆放心,經理稱心,勞動者熱心。這種管理方式也是採用《周易》“致中和”原理, 符合《周易·乾卦》的“安人”概念。
在日本被譽為“經營之神”的松下幸之助,他的成功,是他的管理思想的成功,他的管理哲學乃淵源於儒家經典之首的《周易》。他的企業經營理念是把握宇宙的道理和社會的法則,從管理哲學中發揮了無形資本的作用,他的成功給全世界提供了完整的中國儒家管理哲學思想。
松下在回答經營秘訣時說:我並沒有什麼秘訣,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法則去做事。人類無限生成發展是宇宙自然的法則。因此順應自然的法則所進行的做事方法,乃是適應生成發展的必然的趨勢。在其所著的《實踐經營哲學》的編譯者周君詮注中有如下的說明:“《易經·繫辭》曰:‘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'所以太極為宇宙之源,立此以統陰陽兩儀。太極生兩儀,於是有天地之分,男女之別,晝夜相繼,寒暑相推。兩儀生四象,而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之迴圈。四象生八卦,於是有水、火、風、雷、山、澤等基本現象之認識。重八卦為六十四卦,而宇宙間各種事務之變化表現無遺。宇宙不斷的演化,它的性格生生不絕。故《易經》曰:‘生生之謂易'。而‘天地之大德曰生。'這就是宇宙生成發展之道理。”又在另一注中說:“《易經》說;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'‘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'因為乾是天,其所代表之義為健。乾卦六支全是陽,故其象為天,其德剛,其行健。天道有常,寒來暑往,運行不息,故能成其剛健。君子效法天地,故當自強不息也。以此比喻我們做人處事要依照自然法則和順應天道……”君子效法天地,就是管理哲學的無形資本之一。日本經營管理乃至亞洲的經營管理的精髓,是《周易》管理哲學。
(選自張其成主編《易經應用大百科》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4 年)
回到目錄
按 加入『國際道家粉絲團』!!
|